黑龙江流域科学资源管理

色楞格河流域面临水坝建设威胁

/media/document/imgs/QQ20241030-111451.png

Release time:Nov. 21, 2024, 2:32 p.m.

Category: 生态环境

Label:

色楞格河(Selenge River)是贝加尔湖的主要水源,承担着该湖50%的水量补给,同时输送了大部分泥沙、营养物质及污染物。色楞格河流域的大部分区域位于蒙古国境内,且其约一半的流量形成于此。鄂尔浑河是蒙古国境内色楞格河的最大支流。色楞格河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了独特的巨型三角洲,为贝加尔湖抵御外部影响提供了天然缓冲。该三角洲是贝加尔湖多种经济鱼类(如西鲱、茴鱼等)及特有鱼类(如贝加尔鲟等)的产卵场和迁徙通道,因此被列入《拉姆萨尔公约》国际重要湿地名录。鉴于贝加尔湖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淡水资源,其大部分流域及湖泊本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《世界遗产公约》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。 然而,当前拟议的水电开发项目正对色楞格河、其三角洲及贝加尔湖构成严重威胁。蒙古国官员宣称,世界银行贷款正支持色楞格河流域两座大型水电站的初期开发。在矿业基础设施支持项目(MINIS)框架下,已成立两个专项工作组,分别负责推进色楞格河上的舒伦(Shuren)水电站及鄂尔浑河上另一座水电站的可行性研究,后者旨在为鄂尔浑-戈壁输水工程提供水源。 关于在色楞格河上规划建设400兆瓦水电站的可行性研究,最早可追溯至1974-1975年前苏联“水文工程”研究所的规划,当时舒伦水电站的构想并未考虑水电开发对环境或社会的影响。如今,官员表示,待世界银行批准可行性研究后,科威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将资助该水电站建设,预计相关研究与前期工程将于2013年前启动。 “水电站的建设预计将满足蒙古国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,实现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。”世界银行资助的MINIS项目经理B.恩赫巴塔尔表示,“该水电站每年可减少70万吨温室气体排放,并节省30万吨煤炭。”(http://asian-power.com) 鄂尔浑-戈壁项目则规划建设一座小型水坝,并通过长达1000公里的管道将水输送至南戈壁地区的奥尤陶勒盖、塔本陶勒盖及其他主要矿山。然而,在国际金融公司资助的奥尤陶勒盖项目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估中,这一设想被评价为“高度推测性,且不符合现代可持续发展要求”。 与此同时,色楞格河及其最大支流筑坝将带来巨大且不可逆的社会与环境影响。水坝将阻断水生生物的迁徙通道,减少下游泥沙输送量,进而威胁河流与三角洲关键栖息地的存续,并破坏贝加尔湖主要支流的自然水流 regime。此外,水库形成将导致蒙古国和俄罗斯大量当地居民流离失所,生活受到负面影响,并可能波及畜牧业、旅游业、渔业、交通运输业及贝加尔湖出水口水电开发等领域。